您现在的位置: > 中国直销网 > 电子期刊 >{疯狂的老子养生}《道德经》和《论语》的比较

{疯狂的老子养生}《道德经》和《论语》的比较

来源:中国直销网  日期:2017/3/6 21:08:15   浏览次数:    我要收藏

{疯狂的老子养生}《道德经》和《论语》的比较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来源:中华老子网《老子故里论老子丛书——探源卷》

秦维聪
 记得在我六七岁时,我祖父曾教我背诵《论语》。每次讲两句,背两句,当时我感到易懂有趣。但在我退休之后研读《道德经》时,很难理解其谈论的重心。基于本人一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经验与认识,我绝对不相信两千多年前的知识分子,会比现代的知识分子知道得更多,因为人类的知识与经验是累积性的,和时代是同步发展的,至于为何《论语》比较易懂,而《道德经》竟成了一个“千古奇谜”,必有其原因在。因此我下定决心要利用退休的空间,来揭穿这个奇谜的谜底。
我先由研读历史入手,以便了解其著作的时代背景、谈论的对象、目的及最接近其原稿的文献,我采用的文献为1993年由长沙的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《老子》甲本释文(甲文)、帛书老子乙本释文(乙文)和晋王弼注老子《道德经》(王文)。甲文是在老子去世后500年左右的抄本,乙文稍晚,王文是甲乙文出土前最早的版本。经过两年半不懈的努力,我终于揭开了这个“千古奇谜”的谜底,并于1987年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一本《李耳道德经补正》。经过稍加修正后,又于1989年由台北市的明文书局合法发行。
我认为有两大主因使世人感到《道德经》比《论语》难以理解:其一是世人被这个“道”字唬住了;其二是《道德经》和《论语》的文章结构有五点差异。
先谈第一点。搞清“道”字到底何意。按“道”字的一般意思指的是道路、道理、方法等,在科学方面指的是定理、定律、理论等,在政治方面指的是主义、学说、法规等,在宗教方面指的是教义、信条、教规等,在戏法方面指的是门道、手法、特技,等等。可见各行各业皆有其“道”,但是如果单说一个“道”字,就同单说“定理”二字一样,并不代表什么内容,必须说明是那一行的“道”,谁的“道”或什么“道”,才能避免唬人或被唬的可能。
首先我们知道孔子和老子的谈论都与戏法和宗教无关,其谈论都是有关当时的政治。比如孔子谈论的重心,是提倡其“恢复旧礼教”的“复古主义”,老子之“道”就是他提倡的所谓“寡欲不妄为”的“清静无为主义”,都属于政治思想的范畴。比较起来,老子比孔子有两点先进的地方:第一,老子反对礼教,他说:“夫礼者忠信之薄也,而乱之首也。”他主张“绝圣弃智”和“绝仁弃义”。第二,他提出了另外一条科学方面的“一物两向的转变律”。这是原始的辩证理论,比马克思等的辩证理论提前了近2500年,是一项在哲学方面的伟大贡献。
按孔子和老子著书立说的时代,距以实行家天下开国的夏王朝已有1700多年了,距开始以“礼教”治国的周王朝也将近600年了。由于数百年来封国间的拼杀不已,人民生活极端痛苦,他们二老有幸生活于所谓百家争鸣的“中国第一次思想学术的黄金时代”,才有机会宣扬其政治言论。孔子认为天下之所以战乱不止,主因在于周朝初期的礼教被破毁了,成了君不君和臣不臣的暴乱局面,因而提出其“复古主义”。但是必须指明,当时各地自称为王的诸侯(即封国王)虽然早已把周天子视为小傀儡一个,但是对其管辖的庶民百姓,却是依然实行货真价实的封建礼教的统治。至于老子对乱世的见解,认为主要的原因是“王”们太有为(妄为)了,而老百姓太有智了,因而提出他的“清静无为主义”。有了这样的了解,我们就不会被他们唬住了,遇到孔子谈其“道”时,立刻就知他谈的就是“复古主义”。同样遇到老子谈其“道”时,就知他谈的必是“清静无为主义”或其“一物两向的转变律”。
再看《道德经》和《论语》在文章结构方面有哪五点差异:
(一)迷信观念:《论语》没有迷信观念。其实老子本人及其《道德经》也无迷信观念,而是后人为其制造了种种的迷信故事,比如单凭“道德经”三个字就唬人不轻。既是“道德”又是“经”,当然是天经地义、神圣不可侵犯的“天书”。看不懂“太上老君”的“仙机”,只能怪自己的凡品差劲儿,岂敢说三道四地发表谬论,只有唬人自唬胡吹瞎捧了。
(二)用词的差异:《论语》用字通俗,因而易懂。《道德经》文句虽然活泼、优美,但老子却杜撰了许多奇怪的名词,似乎故意使读者感到玄而又玄,比如他用“恒、无名、朴、大、一、无名之朴”等作为“道”字的代名词。把“守道”二字称为“抱一、执一、袭常、食母”等,其他如“稽式、玄德、玄同、妙要”等,使人感到神秘莫测。此外他更借用了一些通俗的名词,却赋予特殊的含义,例如孔子说的“圣人”,是指“行儒家之道的先王”;而老子在《道德经》中的“圣人”,是指“一个力行其清静无为主义的理想的封国王”,孔子常用的“君子”二字在《道德经》中指的是“周天子”,其他如“无为”乃“不妄为”之意,“有为”即“妄为”,把“物”代表“庶人”等,这样就更容易使读者感到迷惑难懂了。
(三)对象的差异:《论语》是孔子向其弟子们的讲话,要他们“入则孝,出则悌,克己后礼,教悌而好反上者未之有也”等不反上的复古言论。而老子的《道德经》却是百分之百的给“王”们的谈话。没有一句是给当时的百姓,或今天的世人包括读者谈话的,而我们却误解以为他老人家是向世人谈论为人处世的“道德”,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误会!在八十一章中,有五章是专门谈论其愚民政策的。比如他说:“古之善为道者,非以明民也,将以愚之也。夫民之难治也,以其智也。故以智治邦,邦之贼也;以不智治邦,邦之德也”等。依其“清静无为主义”的原则,老子理想中的百姓是无智无欲,纯朴得如婴儿。在这种理念下,他老人家那里还有心思去和百姓们谈论政治?而我们对他因此而产生了如此严重的误解,自然会感到《道德经》比《论语》难以理解了。
(四)文字完整差异:孔子的《论语》因有教育人民尊崇王权和不反上的宗旨,后世的帝王认为颇有利用的价值,于是独尊儒术,罢黜百家,考八股文,等等。因此举子们把《论语》奉为荣身的宝典,故对其文字毫无改变。而《道德经》中充满了反对礼教和对“王”们的激烈批判言论,这种反动言论,在当时的制度下足以引起家灭九族之祸,所以按理《道德经》是难以传世的,而今竟然传世而且成了世人甚感兴趣的“千古奇谜”,原因在于后人把《道德经》中所有作为主词的“王”字全部删除了,对以“王”为主的谈话,却删去了主词“王”字,就成了一个无头的奇案,也成了为何后人感到《道德经》比《论语》难以理解的主因。请看下面王文第四十八章的原文:
为学者日益,为道者日损,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,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,常以无事,及其有事。不足以取天下。
请大家看看我们能从上文得到什么启示:“为学者日益”,可解释为研究学术的人,知识越来越多。“为道者日损”,研究“清静无为”的越来越“损”,“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(不妄为)”。原来为学者日益的“益”字不是知识越多,而是“有为”(妄为)越多,妙的还在下面:“无为而无不为”,这6个字已经被世人猜了2000多年,结论是:老子的所谓“无为”就是“无不为”。这岂不是既教我们黑又教我们白吗?“取天下”——教我们打天下?如何取?“常以无事。及其有事。不足以取天下”。真的以“无事”能取得天下吗?其实上面的文字表面上并不难懂,难懂的是这些文句到底是教我们作些什么?我们之所以如此迷惑,主因在于这些不是对我们的谈话,而是对封国王们的谈话,而主词“王”字被全部删除的结果。如果把删除的字补起来,就会感到《道德经》并无神秘,而是和《论语》同样易懂。下面就是本人以甲本为主,参考乙本和王文补充以后的全文:
王之为学者(学仁义礼等的封国王),其有为(妄为)日益;王之闻道(清静无为主义)者,其有为日损——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(不妄为)。王无为而王无不可为。故王之将欲取天下也,恒以无事(不扰民)。及其有事也,则不足以取天下矣。
这就是《李耳道德经补正》“补”字的意思。我下了很大的工夫,把《道德经》中所有被删除及遗漏的文字,以甲本为主,参考乙本和王文,依原字及原意补齐,这样就易读和易懂了。
(五)段落问题:在孔子和老子的时代,尚无纸张的发明,那时写字是以刀刻或用漆写在竹简上,一支竹简通常可写10个字左右。因为要联简成册,所以只能用竹简的一面。大家都知道《论语》是“群弟子,记善言”,也就是孔子的语录,一般用字简明。一支竹简足可记录一句独立的语录,正因每句语录都有其完整的意思,所以没有分段的必要。不管竹简如何联串,都不会影响各语录的意思而“五千言”的《道德经》是以一章(或节)表达一个完整的意见。《道德经》共有八十一章,平均每章约60余字,实际上长短不一,长的可达100多字。如果每支竹简写上10字,则将需用至少500支竹简,方可记录全部的《道德经》。如果这些竹简联串乱了(古称“错简”),把不相关的语句联串成章而解其真意,真是难乎其难矣!《道德经》之严重错简是世人感到比《论语》难懂的最大原因。请看甲本两节的全文如下:
(1)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,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,天下之所恶,唯孤寡不榖,王公以自名也。物或损之而益,益之而损,故人之所教。亦议而教人。故强梁者不得死,我将以为学文。
(2)其政闵闵,其民屯屯,其政察察,其邦缺缺。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孰知其极,其无正也。正复为奇,善复为妖。人之迷也,其日固久矣。是以方而不割,廉而不刺,直而不世,光而不曜。
第一节的前25字与其以下的字毫无关系。第二节中间的35字与其前面的字无关,与其后面的字也无关。不懂此也,中间的“孰知其极,其无正也”八字应在“正复为奇,善复为妖”八字之后,由此可见不惟前后错简,即是在一节中也会上下错简。这样的《道德经》即是请老子“下凡”亲授,恐怕也会感到玄而又玄矣!对错简怎么办?把它“正”过来就成。这就是《李耳道德经补正》“正”字的意思,这项工作比“补”字下的工夫更大。我把甲乙王文全部用剪刀把每一个简剪下,然后重新分类,安排每一简应在的原位。
请读者注意:如果把上面第一节前面的25字和第二节中间的35字接在一起,经过补正的一节就是《道德经》中最重要的一节——李耳先生的“一物两向的转变律”,其原始雏形如下(《李耳道德经补正》的第九章,第64节):
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……万物。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。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正复为奇,善复为妖,孰知其极?其无定也。人之迷也,其日固久矣!
意译:世间一切发展中的事物(万物),都遵循着一项自然律(道),衍变不息。这项自然律,即所谓“一物两向的转变律”。据此定律,世上一切发展中的事物都具有“超负”和“超正”两种异向的相抗因子(万物负阴而抱阳)。一项事物的发展情况,就是这两种因子相抗的综合表现(中气以为和)。譬如:“祸、奇、妖”等是发展事物中的“超负”因子;“福、正、善”等是发展事物中的“超正”因子。这两种相抗力量的消长,使事物的发展向负或正的方向转变。谁知道它发展的最后结果呢?因为他的发展是不停(无定)的。人们对于事物发展的这种迷惑,由来已经很久了!
李耳先生观察了2000余年有关事物的发展,从中归纳出了一句“万物负阴而抱阳”的辩证理论基础,这是一件极其伟大的贡献。但是他只发现了辩证理论的前一半,也就是只知道事物的发展,是因其两种相抗的因子一直打仗的结果,但是他却不能预知其发展的结果,而且为此已经迷惑很久了!在他去世后两千多年以后的今天,人们又熟悉了后一半的辩证理论。所以今天我们可以毫不惑疑地预知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,因为我们掌握了整个的辩证理论以后,头脑和眼睛就更加清醒和明亮了。所以如果我们把李耳先生发现的前一半,和现在人们发现的后一半的辩证理论加在一起,就成了一项完整的辩证理论。
李耳先生的“一物两向的转变律”:
世上一切发展中的事物,都具有“超负”和“超正”两种异向的相抗因子。事物的发展,就是由于这两种因子相抗力量的消长而产生的向着“超负”或“超正”的方向转变。在有关人类行为的发展中,“超负”的力量是自发性的,而“超正”的力量是非自发性的。
王弼注《道德经》共八十一章,其中的六章实际上是由完整的三章因错简而误分为六章,故《李耳道德经补正》中只有78节,依内容分为十章如下:(一)绪论(五节);(二)圣人出治(六节);(三)愚民政策(五节);(四)致慈(六节);(五)致俭(五节);(六)致虚(十九节);(七)致柔(十二节);(八)君子之治(五节);(九)“一物两向的转变律”(八节);(十)“一物相向的转变律”的应用(七节)(请参阅《李耳道德经补正》)。
您有问题可以给我们留言,我们会第一时间回复您提出的问题.
 
联系人:
联系电话:
QQ:
Email:
内 容:
>> 更多相关信息:
在百度中搜索{疯狂的老子养生}《道德经》和《论语》的比较 在好搜搜索{疯狂的老子养生}《道德经》和《论语》的比较
在有道搜索{疯狂的老子养生}《道德经》和《论语》的比较在搜狗搜索{疯狂的老子养生}《道德经》和《论语》的比较
>> 关于企业公告的相关资讯
推荐编辑